从绿茵场到新人生:退役足球运动员张俊的转型之路与心路历程
当终场哨声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预选赛响起时,32岁的张俊跪在草坪上久久不愿起身。这位曾效力于中超劲旅的后卫知道,这不仅是国家队生涯的终点,更是他20年职业足球生涯的谢幕演出。 翻开张俊的履历簿,能看到一个典型中国足球运动员的成长轨迹:12岁进入鲁能足校,18岁上演中超首秀,25岁戴上队长袖标。最让他骄傲的是2015年亚冠联赛,他带领球队历史性闯入八强。"那记倒钩解围我现在还能在梦里重现,"张俊摸着左膝的手术疤痕笑着说,"虽然这里装着三根钢钉。" 告别赛场后的头半年,张俊形容自己"像被抽走脊椎的鱼"。每天早晨6点仍会惊醒,身体记得训练的生物钟。有次路过小区球场,看到孩子们踢野球,他站在场边不自觉开始指挥跑位,直到被妻子拉走。"最难受的不是不能踢球,是突然找不到自己的价值。" 转机来自老队友的推荐。某次电视台临时缺解说嘉宾,张俊结结巴巴的处女秀意外获得好评。"观众说我喜欢拆解防守站位,可能这就是老后卫的职业病。"如今他已是知名体育平台的签约解说,标志性的"这个球应该..."成了流行语。 傍晚的夕阳透过窗户,在张俊收藏的球衣展示柜上投下斑驳光影。从更衣室到解说席,从队长到张指导,他找到了延续足球生命的新方式。"踢不了世界杯,那就用另一种方式参与世界杯吧。"一、辉煌与遗憾并存的职业生涯
二、退役后的迷茫期
年份 转折点 2019 考取亚足联B级教练证书 2020 创办青少年足球训练营 2022 担任世界杯解说嘉宾 三、在解说席重获新生
辉煌与遗憾:2014年世界杯中国足球队的征程回顾
世界男子花剑世锦赛巅峰对决:法国天才逆转夺冠,中国小将创历史最佳